打狗祭最終卡司出爐!56組音樂人齊聚嗨翻高流 小怪獸周邊商品預購中
文化部長史哲表示,呼應行政院「亞灣2.0智慧科技創新園區」與文化部「文化黑潮」兩大計畫,文化部與高雄市政府、數位發展部攜手打造文化科技新品牌「TTXC台灣文化科技大會」,首屆落腳高雄,為高雄導入更多數位影視發展量能。史哲表示,期待融合高雄港灣在地優勢與過去多次國家級展會的豐富策展經驗,使台灣文化內容在快速變化的科技浪潮下,發展更多文化應用的可能性,讓民眾在活動期間得以獲得世界級的頂尖文化科技體驗。
熱門新聞:高雄城中城大火釀46死!二審改依殺人罪論罪 黃格格再逃死刑
高雄市長陳其邁表示,高雄與中央合力推動5G科技與文創產業應用發展,吸引國內外關鍵大廠進駐亞灣區。同時今年以來多位國內外指標歌手接力來高雄開大型演唱會及辦理音樂祭,帶動演唱會經濟發展,也展示影音科技發展與應用的最新面貌。這次文化部首屆TTXC在高雄舉辦, 屆時高流珊瑚礁群、海豚館及戶外廣場將有亞洲規模最大的沉浸式影展,並有虛擬影棚應用及台灣AI研究成果展示,讓觀眾能深度體驗科技與互動的創新發展。
文化局長王文翠強調,高流做為推動南部流行音樂發展與人才培育重鎮,持續辦理及引進多元優質流行音樂演出。其中打狗祭作為高流兩周年重要自製節目,配合文化部首屆TTXC在高雄舉辦,將有國內外多組各具舞台演出魅力的樂團演出,加上高雄電影節及國際論壇等活動規劃,以科技、創意與文化展示台灣影視音內容,屆時將是台灣最大規模的文化與科技盛事。
高流執行長丁度嵐指出,今年打狗祭10月國慶連假期間登場,演出團隊多達56組已是歷屆新高,新增10月7日前夜祭演出,聲子蟲、惘聞WANGWEN兩組超強卡司一公布帶動門票銷售一空。今再公布7組「音浪大匯流」壓軸卡司,不僅曲風與組合相當多元,cotoba、鄭興與橘子海,更是跨海專程而來參與,在疫情後為歌迷帶來久違的現場演出,展現經典曲目與最新創作,勢必帶動另一波門票預購熱潮。
來自韓國首爾的數字搖滾樂團cotoba,有潔淨的吉他音色、迷人的貝斯旋律及協拍的鼓聲,生猛讓人感受電擊感及錯綜複雜的節奏的現場演出,多層次的音樂風景逐漸被世界各地歌迷喜愛。樂團目前正在法國展開為期一個月以上的歐亞巡演,打狗祭將是漫長巡迴的終站。另支來自中國山東的橘子海,2012年成軍,三人樂團自述是英式搖滾樂種子在中國北方海邊結出的獨一無二的果實,也像是塊堅硬溫暖、生機勃勃的礁石,在簡單組合中,仍不斷嘗試與突破英倫搖滾之外更多清新、City Pop,甚至是詭譎、抑鬱等多元曲風,現場演出魅力深獲歌迷喜愛。
此波「音浪大匯流」另有多組民謠創作者,其中呂允是2000年出生的Z世代創作人,風格多元,流行基底參與電子元素,擅長吉他與鋼琴編曲,有其世代的感性直率。貝克小姐 Miss Bac.則是主唱筱卿和吉他手秉恩合組的雙人樂團,以民謠為基底揉雜各式曲風,堅定女聲唱出細菌般感染擴散的音樂魅力是其特色。出生於江蘇揚州的鄭興,以溫暖嗓音和細膩詞曲見長,首張創作專輯《忽然有一天,我離開了台北》曾入圍金曲獎新人、國語專輯及年度專輯等獎項,去(2022)年推出首支閩南語歌曲〈野鳥〉,探索不同曲風。
曾以首張專輯《夜官巡場》入圍2022年金曲獎新人獎的裝咖人 Tsng-kha-lâng,這次首度獲邀參與打狗祭,他們的音樂融合傳統北管與搖滾,以文學與音樂跨域創作為特色。主唱張家祥創作《夜官巡場》同名小說,今年並展開北中南巡演的全台語文學講唱會,為近年受矚目的新興臺文樂團。此外,2012年創團的美式龐克樂團擊沈女孩,曾參與2018年首屆打狗祭,這次二度受邀,將展現他們暢快曲風與反應生活的直白歌詞。
高流表示,今年打狗祭56組精彩演出卡司已全部公布,包含金曲女力、豪華台團、雄者榮耀、台饒嘻哈、國際節拍與音浪大匯流等多組重量級卡司,加上首度增加的前夜祭聲子蟲與惘聞WANGWEN,總計三天演出精彩可期,5座特色舞台演出時序表,近日也將正式公開,加上今年打狗祭周邊商品,包括四款必買怪獸Tee、寬版毛巾、透明打狗怪獸側背包、打狗襪、多功能怪獸小隊雨披、開瓶器證件帶、多功能手機掛繩等,已開始預購(https://kpmc.tw/k06HQE6r)。
2023打狗祭優惠預售門票(https://kpmc.tw/k06Nreiv)已於OPENTIX售票系統販售,可使用文化幣。票種包括單人單日票1,200元、雙日票2,000元,雙人雙日票4,000元,前夜祭單人票800元,愛心單人單日票 600元、雙日票1,000元,皆為限量販售。另於ibon售票系統(https://bit.ly/471LwXa)販售高鐵套票。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打狗祭最終卡司出爐!56組音樂人齊聚嗨翻高流 小怪獸周邊商品預購中
地址:https://www.twnewsletter.com/article/15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