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華神通50週年!苗豐強:軟硬體整合與商業創新 驅動AI、數位轉型
苗豐強回憶起早期的發展歷程,當時公司名為Taiwan Automation Company(TAC),後改名為MITAC。作為台灣首家引進微處理器的公司,神通成功將此技術應用於豬隻拍賣系統,實現即時出價競標,奠定了數據應用的基礎。1970年代,神通電腦參與中文電腦研發,當時中文輸入處理技術複雜。苗豐強特別提到,這一技術最早應用於刑事警察局和稅捐處,顯著提升政府效率。
苗豐強談到,神通與遠東倉儲合作,開發了小麥進口與儲存的自動化系統,能精準計量進口小麥,這可視為早期資料中心的雛形。苗豐強表示,電腦系統從自動化系統到現今大型資料中心,並進一步應用於AI技術,持續帶動產業升級。
談及1990年代網際網路興起,苗豐強指出,光纖等基礎建設的投入,卻因內容供應不足,導致2000年的網路泡沫,許多投資公司隨之倒閉。進入Web 2.0時代,Google和Facebook崛起,但早期如Yahoo的電子版黃頁缺乏豐富內容,無法留住用戶。如今,隨Web 3.0強調去中心化,科技發展更依賴創意與需求驅動,特別是AI技術的應用,更是改變了商業模式。
苗豐強回顧台灣科技產業的轉變,從PC時代的鍵盤、滑鼠等零組件製造,演進至今日的完整生態鏈。隨著技術進步,硬體製造逐步轉向軟體整合與商業模式創新。他表示,現今台灣電子產業不再局限於硬體製造,而是積極進行水平和垂直整合,如透過軟硬體結合,提供全方位解決方案,例如護國神山台積電及其供應鏈。
苗豐強強調「business driven business」,無論是AI或數位轉型,關鍵在於找出商業場景的應用,以科學數據提升決策效率,增強企業技術與管理實力。苗豐強也在最後感謝所有支持和共同努力的同仁,尤其在公司邁向50週年之際,強調未來會持續以更高的標準推動企業發展,並在科技領域尋找更多的成長機會。
苗豐強也在會後指出,台灣在全球半導體供應鏈中擁有不可替代的核心地位,並形容台積電背後支撐的供應鏈如同一個龐大生態系,過去50年全球化供應鏈的形成,讓任何單一國家難以獨自承擔所有製造環節,因此重塑供應鏈需謹慎考量。
針對未來AI硬體需求趨勢,苗豐強認為硬體需求不會減少,而是會隨著軟體應用增加而更加重要,提到人才問題,苗豐強建議,台灣應效仿新加坡,加強吸引國際人才,改善基礎設施與生活環境,為台灣的科技產業持續發展奠定更穩固的基礎。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聯華神通50週年!苗豐強:軟硬體整合與商業創新 驅動AI、數位轉型
地址:https://www.twnewsletter.com/article/56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