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進 Epson 日本總部 1/投影機、印表機的技術前身竟是手錶
(圖/記者黃肇祥攝,以下皆同)
提到 Epson 這個品牌,相信不少人第一時間聯想到的會是影印機,或是近年受到許多小資族、租屋族喜愛的投影機,如果收藏手錶,可能會知道 Epson 與知名的 Seiko 精工手錶屬於同一間企業,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 Epson 的影印機與投影機起源,都是來自於手錶。
記者近日受邀前往 Epson 位於日本長野的總公司實地採訪,造訪總社裡才有的 Epson 造物歷史館以及 Epson 創業紀念館,內部收藏了 Epson 創業至今的所有產品與歷史,更揭曉從單純機械手錶一路發展至投影機、影印機主流品牌的商業祕辛。
請繼續往下閱讀...
當前多數讀者熟悉的是 Epson 集團全名為「Seiko Epson」(精工愛普生),是經歷超過 80 年的發展。最早可以追溯至 1942 年,於日本長野諏訪市大和地區所成立的「大和工業」,創辦人山崎久夫年輕時在東京學習製作手錶,隨後因關東大地震重返家鄉,當時適逢二戰時期,原本大和地區仰賴的紡織業正在逐漸衰退,山崎久夫希望能以手錶產業來重振家鄉的經濟。
起初大和工業以生產手錶零件為主,而後經歷與母公司「第二精工舍」的諏訪工廠合併為「諏訪精工舍」,開始製作日本國產手錶,後續又因集團化成立子公司「信州精器」,在許多因緣際會之下,開啟了印表機、投影機等不同事業的發展。
Epson長野總社恰好坐落於諏訪湖邊,此處也是動畫電影《你的名字》導演新海誠的取景地,風景十分宜人。
Epson 創業紀念館收錄 Epson 從早期手錶到影印機的各種產品開發歷程,而這棟木造建築更是當年「大和工業」的總部,外部因為地震而歪斜的窗戶,以及內部木造結構,都是維持以前的模樣,也是 Epson 社內最古老的建築物。於 2022 年在內部重修裝修。
1956 年 Epson 所發布的 Marvel 男用錶是第一款由日本國內設計、製造的錶款,採用在當年算是大尺寸的 25.6mm 錶徑,強調更好製造、維修與組裝,甚至連精準度也更好。
「大和工業」最早在 1946 年開始嘗試生產手錶,當時打造的第一款錶是「婦女用5號錶」,但因為技術還不夠成熟,所以首批只有四支,更有兩支是隔天早上就停止運行。
「手錶」是貫穿 Epson 所有技術與產品的起點,現今許多產品線與技術最初都是為了應對手錶而發展出來的。舉例來說,Epson 早期是從機械錶起家,但因為機械錶製作十分耗費人力,需要師傅一支支組裝,為了擴大產量銷往全球,因此 Epson 從 1965 年開始導入機械手臂,才能在 1967 年達到全球銷量 400 萬支的裏程碑,但也因而有了機械手臂的開發經驗,造就了目前的事業體。
機械手臂也是目前 Epson 主要業務。最早會開始研發機械手臂,也是為了簡化手錶複雜的手工流程。
在 1960 年代製作機械手錶的同時,Epson 也發現機械錶存在物理上的極限,每天必然會有一定的誤差。因此,他們逐步開始石英錶的研發。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 1969 年推出的 Astron 35SQ 石英錶,這是全球第一款能靠電池運行的手錶,當時售價高達 45 萬日圓,相當於一輛汽車的價格。
Epson 表示,當年首賣日僅有 20 款 Astron 35SQ 在東京販售,這是因為其工藝難度極高。然而,也正是這項挑戰,讓 Epson 開發出許多新業務。例如,石英錶需要仰賴電池運轉,而如何兼顧續航力是一大挑戰。當時 Epson 希望至少一年換一次電池就好,於是調整秒針的移動方式,將秒針滑順的機械錶改為「一格一格」的移動方式,捨棄多餘的電量消耗。為了達到此目標,Epson 研發出一種小型的全新馬達來推動秒針運作。這項技術一度成為 Epson 的主力業務,儘管目前未對外銷售,但仍被廣泛應用於印表機產品中。
Astron 35SQ 石英錶所需要的「石英震動器」,直到現在也仍是 Epson 有在經營的業務之一。
1950年代的石英錶體積都十分巨大,主要是提供給廣播、電視節目監測時間使用。此為範例模型。
Epson 集團理念是「省、小、精」,擅長把巨大的東西逐漸縮小,例如當年新幹線使用的 Epson 石英錶,就是經過數次迭代來縮減後方的結構體積。在投影機以及各種產品,也都能看出這樣的發展趨勢與理念。
不只是馬達,Astron 35SQ 當年也留下一個難題,那就是每支手錶內多達 189 個 IC 都需要師傅以手工焊接方式完成,不僅耗費人力與時間,而且當時良率很低,也讓 Astron 35SQ 至今為止,在市面上仍有流通的數量非常稀少。為了降低製作難度,Epson 在兩年後所推出的 Astron 38SQW 就以 IC 晶片來取代人工焊接,不只讓製作過程更簡單,也能讓手錶更輕薄且不再侷限於傳統的圓形,可以打造更多元的外型設計。
同時,Epson 也因此踏入半導體產業,現在更是集團重要的業務之一,例如是替自家印表機提供精準高畫質的 PrecisionCore 精點微噴技術,在最前端的工程就是從半導體晶圓開始。
為了加速石英錶生產,Epson 轉而投入 IC 晶片開發,是邁入半導體的重要裏程碑。
對於大眾消費者來說,Epson 最知名的還是投影機與印表機。事實上,這兩款產品的誕生也與手錶拖不了關係。先從投影機說起,Epson 在 1971 年開始跟上流行製作電子錶手錶,通過液晶螢幕來取代傳統的指針,但是當年礙於螢幕技術限制,多數電子手錶只能顯示小時、分鐘,但是Epson 就是第一家能讓電子手錶顯示「秒數」的品牌,突破液晶螢幕原有的更新率限制,速度足以追上秒數。
早年電子錶只能顯示小時、分鐘,是因為螢幕變化的頻率無法追上秒數的變化,Epson是第一家推出能顯示秒數的手錶品牌。
這也成為 Epson 進攻 LCD 事業的開端,但是他們並未朝向大型液晶電視發展,而是遵循集團「省、小、精」的宗旨,轉而研發出現在的 3LCD 技術,通過 RGB 三原色的 LCD 液晶螢幕彼此照印,帶來更為清晰的色彩與亮度,而且可以用極小的模組呈現與電視相同尺寸的畫面解析度。
此為目前 Epson 投影機內的 3LCD,在色彩呈現上具有鮮豔、精準的優勢,也能用小體積投射出大解析度的畫面。
比起用液晶螢幕製作電視,Epson 反而曾推出「電視手錶」。
印表機則是出自於 1964 年東京奧運的靈感,當時普遍運動賽事使用懷錶來計算時間,2但因為都採用機械式結構,難以測出 1/100 秒以下的速度。為此,當時的「諏訪精工舍」通過石英技術來提供比機械式更精確的數字測量,但是由於奧運選手會不斷通過終點線,為此需要有一套能接連計算時間的方式,當時 Epson 提出的解決方案是搭配一台印表機,專門印出一旁石英錶所顯示的即時時間,而後他們也用這次的經驗,在 1968 年推出 EP-101 世界最小的印表機,打入國際市場。
此為 Epson 印表機最古老的源頭,一開始只能打印數字,用於列印奧運選手的成績單。
EP-101 可以印出紅、黑兩種顏色,但只支援數字、英文以及一些簡單的符號,因此早期多為英語系國家採用。
有趣的是,這款 EP-101 不只是開啟 Epson 的影印機事業,也成為品牌命名的由來。根據 Epson 表示,他們取用了 EP-101 前兩位的 EP(Electric Printer, 電動印表機縮寫),再加上希望子子孫孫(後代機型)可以持續被消費者喜愛,所以組合 EP 與 Son 兩個詞,最終成為現在的 Epson。
前進 Epson 日本總部 1/投影機、印表機的技術前身竟是手錶
前進 Epson 日本總部 2/噴墨印表機不僅省電省力 還是救災神器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前進 Epson 日本總部 1/投影機、印表機的技術前身竟是手錶
地址:https://www.twnewsletter.com/article/584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