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化商人,翻車了
一直自詡文化人的馬未都,在虛歲70歲的這年翻了車。
他旗下的觀復文化,最近因爲突然裁員80多人,直接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翻了個大車。
馬未都何許人也?
被視爲“中國古玩收藏第一人”,是國內最出名的“文化人”之一。
《百家講壇》、《中國文玩》等等節目,都把馬未都奉爲座上賓。
上能和王朔、馮小剛等京圈大佬坐而論道,下能調侃諷刺許家印等企業家,馬未都的交友圈可謂十分廣泛。
馬未都曾經還說過一個段子諷刺許家印,說有一次他去見許家印,只要許家印一坐下來,大衣一披,馬上就有人接住,把煙一拿起來,他的助理立馬把煙點上。
可是諷刺許家印的他,終究因爲這起裁員風波,落得和許家印一樣被人唾罵的下場。
怎么就突然是晚節不保了呢?
01
成也收藏,敗也收藏
馬未都最早出名於上世紀80年代。
在一個文化產業百廢待興的年代,馬未都寫了一篇小說,被發表在了《中國青年報》上,還佔了整整一個版面。
在那個年代,《人民日報》都只有八個版面,其他報紙都只有四個版面,再加上極高的傳閱率,能夠登上報紙的整整一個版面,比現在登上微博熱搜還難。
馬未都也就借此出了名。
出了名的馬未都獲得了中國青年出版社的聘書,從工人搖身一變成了編輯,著名作家蘇童、劉震雲的稿子都經過他的手才得以發表。
馬未都認爲,“在文學界,我肯定是權威”。
有了稿費,馬未都從此开始“變本加厲”地玩起了自己的興趣——文玩。
1982年,國家規定,個人收藏的古玩只能由國家指定的單位收購,個人不准私自經營古玩,嚴禁倒賣牟利。
但是身處歷史文化底蕴相當深厚的北京,馬未都還是有不少渠道可以淘到古玩,比如天壇、北海。
每天早上6點,馬未都就騎上自行車直奔玉淵潭公園東門,趕舊物早市,花了不少小錢,淘到了大寶貝。
久而久之,馬未都逐漸攢下了自己的第一批收藏,據說其中就有乾隆的“百花不露地”大瓶,到現在,這件瓶子的價格已經超過2000萬。
馬未都還曾經和王朔炫耀,自己這個時候幾塊錢买的瓷器,轉手就能賣400萬。
轉眼到了90年代,下海潮興起,馬未都也辭去了編輯工作,下海經商。
馬未都先是和王朔海巖合夥做了一段時間的影視公司,拍了《編輯部的故事》,後來又开了一家文化公司,但是最後都不了了之。
在這個時期,馬未都還曾策劃過一個古董市場,但是招不到商,最終還是變成了一個服裝市場。
這一段策劃展覽的經歷,讓馬未都开始整理自己的收藏。
馬未都找到之前的賣家,把一些重復的藏品原價賣了回去,盡管這個時候政策已經开始放松,藏品價格开始飛漲。
但馬未都說,他不想高價賣出去,這樣就像變成了古董販子。
1996年,馬未都歷經四年,終於拿得了中國第一張私人博物館的經營證,中國第一家私人博物館——觀復博物館也在這一年开業。
馬未都也從一個收藏者,變成了館長。
馬未都收藏裏宋代的汝窯洗、紋梅瓶,元代的青花,明代的鬥彩,清代的描金花卉大瓶。
有網絡自媒體還羅列出了“馬未都的十大鎮館之寶”,總價值超過10億元,據說馬未都所持的北宋汝窯洗曾在拍賣會上拍出了超過3億元的高價。
這些“鎮館之寶”也讓觀復博物館名聲大噪。
觀復博物館越开越多,從北京逐漸开到了上海、廈門、天津、杭州。
然而在光環背後,觀復博物館很快陷入了運營危機。
這也很好理解,畢竟私人博物館沒有資金支持,只靠門票,很難支撐。
於是2005年,觀復博物館實行了理事制度,由董事會承擔博物館的盈虧經營,爲博物館的經營輸入了新鮮的血液。
後來,觀復博物館又开闢了藏館冠名等業務,解決資金問題。
也是從這個時候开始,馬未都後來的潰敗就已經埋下了伏筆。
2008年,《百家講壇》連續52期播出馬未都主講的古董收藏節目,馬未都從此成爲了中國老百姓家喻戶曉的收藏家。
此後,馬未都在公衆視野裏出現得更加頻繁,發表演講、出版新書、策劃展覽,甚至還接了代言。
2010年,馬未都和IDG資本創始合夥人熊曉鴿、周全等人一起創立了北京觀復文化基金會,希望能把觀復博物館捐給社會。
馬未都也曾經說過,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把中國第一個私人博物館,全部捐給社會。
但在自己的工作人員工資都難以保證的情況下,這種“愿望”,大概率也只能落空。
2015年之後,馬未都开始涉足互聯網和影視行業,這次被裁員的“觀復文化”,就是馬未都在這個時期成立,主要負責馬未都互聯網文化事業的運營。
當馬未都开始運營起電商行業之後,觀復文化也負責起了“觀復APP”的電商運營,包括觀復APP商城、觀復博物館天貓旗艦店以及官方微店。
2022年,馬未都第一次开啓了自己的直播,全場銷售額達超過千萬,馬未都抖音账號粉絲也突破了1000萬。
但僅僅過了半年,馬未都就不愿意直播了。
爲何?
據他的員工說,因爲他“比較愛惜自己的羽毛,他骨子裏是個文人,之前有一些爭議,他不想讓外界說他直播恰爛錢。”
抖音账號和直播也就因此一瀉千裏,觀復文化發展到現在,就變成了沒有通知的裁員。
東直門,位於北京二環內,也是觀復文化曾經的辦公地點。
但是觀復文化現在的辦公地點,需要從東直門沿着機場高速一路向北,驅車行駛近40公裏,才能到達,那是在順義區的一個園區。
而在園區附近,有一個高檔小區,裏面有一座接近2000平的四合院,四合院裏裝修奢華,這是馬未都的個人產業。
公司裁員,自己卻仍穩坐釣魚台的馬未都,實在不太有“文化人”的體面。
02
盛世文物,亂世垃圾
馬未都和觀復文化的翻車,其實早已有了徵兆。
早在去年6月,成立於2003年的廈門觀復博物館被福建省民政廳關撤銷登記,列入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
馬未都的翻車背後,是整個收藏品行業的潰敗。
今年4月,錦州市古玩業商會發出公告,宣布取消一年一度的錦州市古玩博覽會,因爲“當前古玩市場行情低迷,很多地方的古玩交易會出現參展商虧損的情況”。
爲何?地主家也沒有余糧了。
從上世紀90年代开始,國家逐漸放寬對古玩收藏的限制,收藏品行業經歷了二十多年的繁榮發展。
在這幾十年間,真品與贗品起飛,不管怎樣都能找到接盤的人,文玩市場成了一條穩賺不賠的投資渠道。
可是,資本的擊鼓傳花遊戲總會走到盡頭。
在過去的幾十年間,不少古玩被炒到遠遠超出其本身合理的價格範圍,市場預期已經改變,這些泡沫就开始破裂,不少天價古玩的價格开始飛速下跌。
同樣改變的還有經濟環境,經濟下滑,逐漸波及到所謂的富裕階層。
不少收藏家开始面臨資金鏈的壓力,選擇拋售藏品來籌集資金,而不少买家也由於資金的緊缺,出手更加謹慎,這進一步加劇了市場的供過於求。
和冷清的古玩市場相對的,是火熱的黃金市場。
2023年中國國內金飾消費金額達2820億元,創歷史新高,2024年,這種態勢也在持續。
大家不买收藏品的原因,和买黃金的原因,出自同一個想法。
那就是黃金一定能保值,而文玩古董,不一定有價值。
或者再往深處想一想,黃金的單價相比之下並不高,而文玩古董,出手動輒幾百幾千萬,但是他們有什么實際價值呢?
沒有买家,這些文玩古董就沒有半分價值。不能升值的古玩,還不如一堆垃圾。
圖源:圖蟲創意
甚至垃圾好歹還有收廢品的人要。
放眼更多行業,這種情況也在蔓延。
豪車,开始大降價——
保時捷降價到50萬以內,瑪莎拉蒂銷量暴跌7成,賓利、法拉利銷量都暴跌3成,勞斯萊斯5月份在中國只賣出了57輛新車。
名表,开始大遇冷——
高端腕表在二級市場的售價連續七個季度下滑,勞力士、百達翡麗的經典款式,二手價格跌幅達到數萬乃至數十萬元。
私人飛機,越來越少了——
2022年,加上港澳地區,國內的私人飛機減少了72架。去年10月,還有傳聞稱碧桂園創始人楊國強就在售賣私人飛機償債。
在經濟環境變化的時候,富人也難以獨善其身。
03
尾聲
富人翻車,和大多數人有什么關系呢?
除了滿足仇富的心態,能夠看到原來有錢人也會摔跤,對於大多數人的生活,一點改善也沒有。
從馬未都身上我們能看到,有錢人沒錢了,第一反應會是賣掉自己的資產嗎?
不會,因爲富人要是快开不起勞斯萊斯住不起四合院,第一反應會是裁員、降薪,或者漲房租,而不是賣掉自己的資產。
他們還會照樣开勞斯萊斯,住2000平的四合院,真正賣掉車供不起房的,是大多數普通人而已。
但是,當富人也开不起勞斯萊斯,住不起四合院,也許,真正的問題,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嚴重。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第一文化商人,翻車了
地址:https://www.twnewsletter.com/article/44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