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該怎么救樓市?

萬連山 05月 16,2024

最近救樓市的政策,實在是太密集了。

昨天半夜,曾經全球房價漲幅第一、一年內漲超40%的合肥,又放大招了:

买新房給1%補貼!本市二孩及以上家庭給1.5%補貼!進城農民給2%補貼!买車位給3%補貼!……

優惠是如此之多,看得人都有些麻木了。

但买不起的依然买不起,买得起的依然在觀望。

爲什么?

因爲經過多次教訓,大夥徹底明白了:普通人、不排隊、有好處,這就是個不可能三角。

突然想到一個成語:賦稅重山。

普通人的承受力是有限的。

如此救市,耗資之巨,必然驚人,對財政的壓力也可想而知。先不說救不救得起來,即便能救起來,房價終於繼續漲了,它依然有個極限。

待到下一個輪回,又該如何去救?(注:本文僅提供一個思考的視角,或不盡合理,請理性閱讀)


01房地產?人頭稅?


雍正元年,愛新覺羅·胤禛登基的第一件事,就是下旨推行“攤丁入畝”。

在康熙五十一年“永不加賦”的基礎上,雍正帝事實上取消了自西漢以來,在中國通行了兩千年的“人頭稅”制度,改爲土地稅。

再加上與之配套的“火耗歸公”、“官紳一體納糧”改革,清王朝不僅解決了康熙晚年的財政困難,也大大減輕了平民的生存負擔。

最終造成的結果是什么呢?中國人口爆發,徹底奠定了世界人口大國的地位。

雍正朝初年,全國人口只有約2500萬;到乾隆朝,暴漲至3.1億;到道光朝,居然膨脹至4億。

僅從這一點看,中國能有如今這么大的規模,“四爺”做出了不可磨滅的卓越貢獻。(當然也有紅薯的功勞)

此時此刻,我們似乎又面臨着類似的困境。

各地方、各行業過於依賴樓市,但樓市過度膨脹又會對人口造成毀滅性打擊。

救前者,救意味着要放棄後者,極其矛盾。

那么,我們是否也有可能通過一次類似“攤丁入畝”的改革,來扼制、甚至徹底扭轉現狀呢?

首先,現代社會還有沒有人頭稅?

名義上當然沒有,畢竟人頭稅已經取消了快300年了。

但這並不意味着不存在事實上的人頭稅,那就是:房地產。

仔細想想,人頭稅的主要特點,房地產幾乎全部具備:

1.人頭稅人人都要交,房子人人都要住,租房的是間接交稅,买房的是直接交稅;

2.人頭稅是生的娃越多、交的越多,房子也是生的娃越多,在住方面的开支越多;

3.人頭稅交不起可以賣身爲奴,房子买不起可以睡橋洞;

……

兩者形式不同,但內容是相似的。

人頭稅由地方官府直接徵收,房地產的最大受益人其實也是地方政府和銀行,地價和融資成本大約佔房價的60%-70%。

實際上大家心裏都清楚,房地產就是地方財政的最重要支柱。

土地出讓金佔地方財政收入比例,來源:國海證券

理解了房地產就是人頭稅的本質,也就能明白,爲什么房價過高會打消小民的生育意愿。

因爲你生的越多,納稅的負擔越重。

最早在漢武帝年間,因爲朝廷的“口賦”太重,普通農戶把孩子生下來只能狠心掐死、淹死。再加上連年對外战爭,到武帝末年,“海內戶口減半”。

此後歷朝歷代,類似的事情從不缺少。

感謝時代的進步,現代中國人至少不需要再殘忍地殺死自己孩子。我們只需要不买房、多买杜蕾斯,就能減少自己的負擔。

這能在很大程度上解釋,爲什么:一二线大城市生育率極低;房價相對溫和的小城市,往往可見二胎、三胎;農村的生育率遠遠高於城市。

但現在的趨勢是什么?農村人口、尤其是年輕人口,依然加速往城市集中,導致現在農村的生育率也漸漸降下來了。

所以我們總的生育率,是持續下滑的,這兩年甚至成了負的。

城市婦女生育率明顯低於鄉鎮,來源:國家統計局

行文至此,很多人可能覺得我在老生常談,房價壓制生育率算什么新聞?

如果只是爲了說明這個,這篇文章沒有寫的必要。

我真正想說的是,既然明確了房地產是“丁稅”的本質,我們有沒有可能效仿古人,再嘗試一次“攤丁入畝”改革?

就像雍正朝那樣,不僅能解決財政問題,更能解決人口問題。

如果有可能,又該如何做?


02別向弱者开炮


爲什么丁稅要入畝?

因爲在農業社會,土地是最重要的生產資料,是財富的最直接體現。

所謂攤丁入畝,簡單來說就是,把原本針對平民本身的稅收,轉移到生產資料上。

稅基從人口數量,轉變爲生產資料的數量。

那么問題來了,現代社會的最主要的生產資料是什么?攤丁入畝的“畝”在哪兒?

貨幣。

具體點說,是能夠投入再生產的貨幣資本。

像老百姓手裏存款的那點貨幣,就稱不上資本。

在高度市場化的今天,只要你有貨幣資本,就能买到任何生產要素。

想要徵更多的稅、真正解決財政問題,就應該向真正的生產資料擁有者動手,而不只是盯着老百姓兜裏的仨瓜倆棗。

而在當代,大部分貨幣資本在誰手裏?

全世界絕大多數的貨幣資本,都掌握在大型企業集團手裏。

具體到我國,大型企業主要是國企,以極其低廉的成本(利率極低)從銀行系統獲取信貸,事實上比普通民企更有優勢社會的貨幣資本。尤其幾大銀行,本身是當今最賺錢的一批。

因爲國企佔有資本,是天然的ZZ正確。

所以想再展开一次“攤丁入畝”,最直接的辦法就是對部分國企开徵新的稅種(如果是提高貸款利率,錢就給銀行賺了),以此代替壓在老百姓頭上的、事實上的“人頭稅”。

這裏還有一個問題要解釋:爲什么不針對民營企業?

只能說,至少在目前,並不合適。

首先,國企只承擔了全社會7.2%勞動力的就業,其余絕大多數人都在私企。

如果現在就對民營企業大面積开刀,必然會對社會就業、行業投資造成極大的影響。

國企單位、就業數量佔比均不高,來源:國信證券

其次,他們在過去一直利用優勢低水平擴張,事實上拉低了很多行業的水平。

對他們徵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劣幣驅逐良幣的營商環境,改善國有資本ROE。

最後但並非最不重要的一點:你們既然號稱是“全民所有”、是社會經濟的支柱,爲什么不在困難時期扛起更多的責任?

通過更多納稅爲整個社會做貢獻,才更能體現“全民所有制”的大企業應有之義。

來源:百度百科

明確了徵稅的主體對象,下面我們簡單計算一下。

截止2023年末,全國國企負債總額大約是240萬億RMB,負債率64.6%。

假如對這部分錢徵收2%的稅,每年就是4.8萬億元。

但根據財政部的數據:2023年,全國土地使用權出讓的收入,是57996億。

很明顯,僅僅是額外徵稅,可能並不足以完全解決問題。

除了提高稅率,還有什么方式可以搞錢?

2023年各省土地出讓金,來源:中金公司

攤丁入畝有配套手段,如“火耗歸公”、“官紳一體納糧”等等。

新稅該怎么制定配套政策?


03尾聲


目前來看,新加坡的房屋供應、資金籌集、土地供給、稅收四位一體制度,依然是最完美典範。

它好在哪裏?

一是組屋主導的住房保障制度。新加坡的樓市被分成了兩個完全不同的市場。近80%的普通人都住在政府組屋,一般家庭大概4年就能买得起;少部分有錢人可以選擇到商品房市場买高檔住宅,只有這些房產才能炒。

二是強制儲蓄型的中央公積金制度。不僅能爲政府建造組屋提供充足的資金,也能以優惠貸款和補助等形式支持居民买房。

三是國有爲主的土地制度。政府在土地規劃、出讓、管理上擁有絕對話語權,以低價將土地使用權轉讓給HDB,保證組屋建設量足價廉。

四是交易保有並重的稅收制度,以累進制和差別化稅率抑制投機。

新加坡組屋戶數佔比,來源:开源證券

2023年8月25日國常會通過的《關於規劃建設保障性住房的指導意見》文件(國發【2023】14號文)。

“14號文”明確了兩大目標。

一: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和供給,“讓工薪收入群體逐步實現居者有其屋,消除买不起商品住房的焦慮,放开手腳爲美好生活奮鬥”。

二:讓商品住房回歸商品屬性,滿足改善性住房需求。

在很多人看來,就是中國房地產從香港模式向新加坡模式轉型的信號。

問題是,新加坡模式不是那么好學的。

最大的難點,就是缺錢。

但如果有新的“攤丁入畝”提供新的稅收來源,是不是可能性就大得多了呢?

有個不成熟的思路。

既然土拍熱度隨着房地產行業漸漸冷卻,地方可以照老樣子賺土地出讓金。

再用這些錢,向开發商大規模購买成品房屋作爲經濟適用房,解決符合條件本地居民的實際需求。

當然,也不能光出不進。

根據地方的實際支出,可以從收取的新稅中撥付相應金額作爲補償。如此既不會傷害地方的財政,也可以大幅減輕橫在老百姓頭上、早就該掃進歷史垃圾堆的“人頭稅”壓力。

以上這些,或許不盡合理,我相信早就有高人給出了更多、更好的方案,各位讀者也可以大开腦洞思考。

一旦一整套完善的“攤丁入畝”投入使用,無論是財政缺口、人口下滑,乃至消費、投資信心等等許多問題,相信都能有所改觀。

要刮就刮大戶的油水,窮鬼兜裏能有幾個子兒?

水電氣漲價?高鐵漲價?能有多大作用?

道理並不復雜,關鍵是能不能、愿不愿意這么做。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究竟該怎么救樓市?

地址:https://www.twnewsletter.com/article/38895.html

相關文章
精選資訊
  • WiFi 8,最新進展!
  • 天風宋雪濤:謹慎辨析“產能過剩”
  • 價值重估:“十分之一”的逆襲
  • 早報 (04.10)| 金價九創歷史新高佔據“C位”!巴菲特,罕見出手!“寧王”出大招:5年功率零衰減!暴跌99%!百億級公司市值僅剩1.4億
  • 被錯殺!工業富聯傳聞澄清後漲停,機構:業績有望持續提升
  • 立案調查,格力地產一字跌停!董明珠曾稱:它跟我沒有任何關系
  • 什么是SAQP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