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君安:穩定宏觀稅負與轉變財政框架——兼評2024年5月財政數據

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06月 25,2024

導讀

過去幾年財政採取了保企業部門進而間接保居民部門的政策模式。但隨着企業產需格局惡化和以工代賑投資項目減少,政策的邊際效用正在下降,保市場主體與穩定宏觀稅負成爲財政面臨的兩難選擇。破局的關鍵在於轉變財政框架,從關注企業生產端轉變爲關注居民需求端。近期部分地方釋放了新增專項債可能被靈活使用的信號,將包括債務收入在內的各類財政資金更多更直接地流向居民部門,雖然短期可能導致基建實物工作量弱於預期,但長期對改善企業供需格局、修復居民資產負債表都將有積極意義。

摘要

5月財政收支數據延續了开年以來的特點,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受到稅收收入的制約,政府性基金支出受到土地出讓收入的制約。近期稅務部門加強稅收徵管的舉措引發關注,我們認爲這體現了經歷幾年大規模減稅降費之後,穩定宏觀稅負成爲階段性重點任務,同時也發出了財政框架亟需轉變的信號。

過去幾年財政採取了保企業部門進而間接保居民部門的政策模式。財政保市場主體、以工代賑,即通過減稅降費、鼓勵企業加槓杆等方式保企業生產運轉,間接保居民部門。這種政策邏輯在我國以間接稅爲主的財稅體制下是非常合理的,保住了企業生產環節,就能保住佔稅收收入接近四成的增值稅,進而也保住居民就業和工資。

但上述政策的邊際效用正在下降,財政面臨繼續保市場主體和穩定宏觀稅負的兩難選擇。一方面,這種政策扭曲了產需關系造成產能過剩,導致與企業盈利相關的企業所得稅下滑;另一方面可投資的以工代賑項目越來越少,吸納就業能力降低,導致與勞動力收入相關的個人所得稅下滑;在此期間,財政又推行了大規模增值稅留抵退稅。多重因素疊加,過去幾年稅收收入佔比從高峰時的18%左右下滑到2023年的14%左右,已經影響了財政支出基本財力的保障。近期以罰沒爲代表的非稅收入的增加(前5個月非稅收入同比增長10.3%,稅收收入同比下降5.1%)以及稅收徵管的加強,都是地方財政壓力下的選擇,穩定宏觀稅負的重要性在上升。

破局的關鍵在於轉變財政框架,需從關注企業生產端轉變爲關注居民需求端。當前基層“三保”壓力依然不小,未來新籌集的財源更加關注居民部門將成爲“不得不”而非“要不要”的選擇。近期部分地方顯示了新增專項債可能被靈活使用,無論是用於“三保”還是償還企業欠款,財政資金都將更加直接地流入居民部門,增加居民收入。這種政策模式短期可能導致基建實物工作量弱於預期,但長期對改善企業供需格局、修復居民資產負債表都將有積極意義。

風險提示:經濟內生動力恢復不及預期。

注:本文來自國泰君安發布的《【國君宏觀】穩定宏觀稅負與轉變財政框架——兼評2024年5月財政數據》,報告分析師:汪浩,S0880521120002;黃汝南、韓朝輝、郭新宇、劉姜楓、張劍宇

本訂閱號不是國泰君安證券研究報告發布平台。本訂閱號所載內容均來自於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已正式發布的研究報告,如需了解詳細的證券研究信息,請具體參見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發布的完整報告。本訂閱號推送的信息僅限完整報告發布當日有效,發布日後推送的信息受限於相關因素的更新而不再准確或者失效的,本訂閱號不承擔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義務,後續更新信息以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正式發布的研究報告爲准。

本訂閱號所載內容僅面向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服務籤約客戶。因本資料暫時無法設置訪問限制,根據《證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的要求,若您並非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服務籤約客戶,爲控制投資風險,還請取消關注,請勿訂閱、接收或使用本訂閱號中的任何信息。如有不便,敬請諒解。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在任何情況下,本訂閱號中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在決定投資前,如有需要,投資者務必向專業人士咨詢並謹慎決策。國泰君安證券及本訂閱號運營團隊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訂閱號所載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

本訂閱號所載內容版權僅爲國泰君安證券所有。任何機構和個人未經書面許可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復制、轉載、刊登、發表、篡改或者引用,如因侵權行爲給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造成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責任的權利。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國泰君安:穩定宏觀稅負與轉變財政框架——兼評2024年5月財政數據

地址:https://www.twnewsletter.com/article/42576.html

相關文章
精選資訊
  • WiFi 8,最新進展!
  • 天風宋雪濤:謹慎辨析“產能過剩”
  • 價值重估:“十分之一”的逆襲
  • 早報 (04.10)| 金價九創歷史新高佔據“C位”!巴菲特,罕見出手!“寧王”出大招:5年功率零衰減!暴跌99%!百億級公司市值僅剩1.4億
  • 被錯殺!工業富聯傳聞澄清後漲停,機構:業績有望持續提升
  • 立案調查,格力地產一字跌停!董明珠曾稱:它跟我沒有任何關系
  • 什么是SAQP技術?